9月29日下午,学院召开生态文化教育工作2025年第4次例会,党委书记林高兴,党委副书记、院长徐斌,副院长何世宇出席会议,学院生态文化建设研究发展中心全体成员参加,会议由党委委员、生态文化教育研究发展中心主任张明主持。
会上,张明首先就学院生态文化教育研究发展中心前期工作开展情况进行了通报,中心各工作小组负责人分别交流了数字课程建设、生态文化校内外活动、野生植物科普读本编写、扬子鳄科普读本编写、校园氛围营造等下一步工作开展思路,进一步明晰了学院生态文化教育品牌建设的实施策略和创新方向。
何世宇结合自身丰富实践经历提出,要从深度挖掘生态文化内涵、广泛拓展生态文化运用、持续创新生态文化发展路径三个维度,推动生态文化建设走深走实。同时鼓励跨领域合作,共同探索生态文化的新表达、新载体,保持其长久活力。
徐斌对中心工作取得的成绩以及中心成员“用心、用情、用力”的付出给予了高度肯定,称赞团队在提升生态素养、助力乡村振兴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他强调,中心需持续聚焦关键领域,继续发挥团队优势,打造一批‘金师’——培养一批理论功底扎实、实践经验丰富,能引领生态文化发展的专业人才;打造一批‘金课’——开发一批内容优质、形式新颖,受师生欢迎的生态文化课程;打造一批‘金奖’——培育一批具有影响力、示范效应强的生态文化品牌项目;形成一批‘金点子’——汇聚各方智慧,提出更多推动生态文化创新发展的好思路、好方法。

林高兴在总结讲话中,对中心工作予以充分肯定。他表示,中心呈现的内容非常丰富,既有理论层面的深度研究,构建起系统的生态文化理论体系,又有实践层面的创新探索,打造了一系列形式多样、内涵丰富的生态文化活动。谈及工作推进过程中的成长与蜕变,林高兴指出四个显著变化,一是队伍风貌的转变,中心成员主动思考、自愿投入,主人翁意识与内生动力显著增强;二是作品质量的提升,展现出超越以往的专业水准与创新活力,让人看到团队在专业领域持续深耕的巨大潜力;三是表达能力的进步,团队成员在成果汇报等场景中呈现出侃侃而谈、条理清晰的状态,能够更精准地传递生态文化理念;四是整体精神状态的提振,从最初的探索试探到如今的自信从容,团队展现出的蓬勃朝气与专业底气,成为推动生态文化教育工作持续向前的重要动力。
会议期间,全体成员还集中观看了以“与非遗对话,与生态共生”为主题的非遗作品展,进一步深化对生态文化与非遗传承融合发展的认知。
